三十年再回首,行稳致远起于此
—— 仅以此文祝贺武汉外校成立六十周年
对自己的文笔,我向来信心不足。每每被人提及当年高考的辉煌战绩,我总觉得有愧于湖北高考大省文科榜眼这一头衔,总是开玩笑说:这是为了高考择校而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所幸勤能补拙结果尚且满意。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便与文科生的身份挥手道别。高考转眼已过去2个轮回,24年间我竟不曾提笔写下只言片语,所以,当我看到母校60周年征稿消息时,我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是否应该写点什么,毕竟成为WFLSer竟已整整30年了!时间是按下了快进键么,转瞬间日子就这么飞逝而去了!我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些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小朋友们了!
眼睛盯着“校庆60周年”这几个字,我的思绪慢慢飘回到1994年10月,那是外校成立30周年的日子。依稀记得当时作为初一新生的我们,恰逢校庆大庆时的激动与兴奋。
外校对于我们,起于万松园,终于太子湖。我们这一届初中,百来号人分在四个班,三个英语班一个德法日小语种班。当时身在三班的我们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拼一拼不能给班级丢脸。所以记忆中我的初中年代,业余生活是人人都会哼唱的小虎队的歌,那不仅是课余时间大家的共鸣,也是我们共同青春的回忆。除此之外,脑海中留存的更多的是新概念英语一、二、三、四本一篇篇的原文背诵,是班主任老师蹑手蹑脚猫步走进教室抓自习的身影,是每天只要见到老师就赶紧打个激灵瞪大眼睛的片段。当时外校全员住校要求也让我们百来号人变得更紧密,更团结。
高中后,我们集体搬家去了太子湖。当时太子湖校区所在的地方一片荒芜,栅栏外是一排排的村屋。现在当我们回校看看时,完全想不到现在已如此繁华,时间才是最好的魔法师。记忆中的太子湖可真大啊!午饭前最后一堂课,青春期长个子饥肠辘辘的中学生们最在意的。。记得那会儿快下课前的最后几分钟,所有人都会手持饭盒,做好百米冲刺姿势,只待铃声一响就飞奔冲向食堂。
高中的日子过得简单快乐,每天早6点到晚12点,极度规律化的学习生活,极大地锻炼了我做事的坚韧性。而我做出的每一点努力,也都在慢慢地转化成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果实,模考成绩就这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线性地涨上去了,直到高考实现了我人生中得到过的最高分。我是幸运的,所想即所得,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母校给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毫无保留的全方位支持。
现在我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哥哥也到了我当时进入外校时候的年龄了。人生真的是一转眼一代人。“从这里通向世界和未来。”再回首,我不禁万分感慨,母校带给我们的,真的是世界和未来!我常跟朋友说,看今天好多各地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其实依然像极了当年我的母校。可是这已经跨越了整整30年的时间轴,可见当年我们外校的教育思想之先进!我们当时百来号人,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人生过半常常感叹,我的中学好伙伴们目前实现的人生高度,相对我的大学同学们来说,其实真的不相上下,甚至更为精彩。作为校友,我们何其有幸!
外校陪伴了我们六年。从12岁到18岁,是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转变的重要阶段,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重要的六年时间里,我们有机会在一个兼容并包、一个给予学生足够空间的地方翱翔成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是幸运的!我们现在每个人所实现的人生、所企及的高度均受益于此。
此时此刻的我在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周围一片寂静。借用调时差的这几个小时,我终于沉下心来,写了些许回忆些许感悟。思绪万千,文笔笨拙。只是真心的,祝福母校生日快乐!我们永远都是自豪的WFLSer!感恩武汉外校,与你同行此生有幸!
记于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