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茂林修竹,盼花好月圆 ——2021-2022上学期武汉外小数学组计划分享会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武汉外校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研、共思、共享,一场关于“双减”的头脑风暴席卷而来。

 

     

 

  “双减”的落地,催生着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路上不断的钻研。我们数学组老师思考在前,规划在前,行动在前,立标把脉,在教学计划中互述“如何减负增效”。在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变革中,我们取长补短,相互影响,低年段教师以数学活动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年段教师以数学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数学人文素养;高年段教师以多元评价作引领,焕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每个年段蜕去固有教育教学思想束缚,紧扣新时代脉搏,顺应新时代要求,在助力学生茁壮成长的同时勇于实现着自我突破,自我革新,自我成长!

 

 

  一年级组

 

       

  课堂增“质”。我们守好课堂主阵地,备好教材、学材、学生,精心预设、组织、引领。把体验的机会给学生,把讨论的时间给学生,把主讲的权利给学生,把展示的舞台给学生。萌娃虽小,也能自信地站在课堂的中央!

  课程增“效”。我们在原有活动课程与评价方式上改进与创新,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好玩与奇妙,感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孩子们将在 “数海拾贝”的过程中,快乐写就自己的“成长活页”册!

 

     

 

二年级组

 

 

       二年级三位老师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出发,落实常规、培养习惯;改革作业形式与评价方式。在“读”中品味数学文化的魅力和温故知新的满足;在“看”中虚心向同伴学习和父母分享收获感悟学有所得的乐趣;在”做”中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亲情互动让数学学习的价值充分展现!爱上数学、数学不难,数学很有用!

  “测量”能手,去估量我的生活;挑战“魔方”,去锻炼手脑协调;玩“三角尺”,去拼摆角的大小;拼“七巧板”,去品味数学文化;做“摄影师”,去感悟不同角度; 周末“安排”,去争做时间主人;推理“数独”,去挥洒数学逻辑;早餐“搭配”,去提升生活品质;自主“实践”,去享受有用数学。一本《数学嘉年华乐学成长册》将成为孩子们这一学期乐学成长的见证!积极参与、自主创意,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三者完美融合。 数学有“趣”,一起快“去”出发!

 

     

     

 

中年级组

 

     

       

      中年段老师紧扣双减政策,结合学生的整体特点,从直面问题、三思而行、憬然有悟三方面来落实双减政策。

直面问题:

      学生目前思维经历转折,学生个体化差异大;双减应如何增效;如何转变作业形式。

三思而行:

        建设阵地——因势利“导”,“学”链成环。

        瞄准指标——取“精”用弘,小题大“作“。

        升级内核——材“能”兼备,顺时而“动”。

憬然有悟:

        落实在每一节课,落实在每一次作业,落实在每一次活动,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期待拥有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开阔的格局,更加灵动的姿态,更加创意的提升,超越当下关注,走向未来价值!


 

     

 

高年级组

 

     

       

  高年级组老师全面落实“双减”的教育政策,在“提质增效”上做足文章,做到内外兼修、增减并重,减负增效,确保学校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负负得正的运算法则必定催生“双减”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减负增效。

        “-”孤军式备课,“付”智慧合作,打造和合共赢的“备课环境”

        “-”师中心课堂,“赋”学生能力,打造元气满满的“生本课堂”

        “-”机械性作业,“富”作业类型,设计朝气蓬勃的“活力作业”

        “-”传统性研究,“赴”特色研究,构建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

        “-”结果性评价,“附”过程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活力满满的头脑风暴让每一个老师收获满满,对充满新能量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工作群里,大家畅快淋漓地发表着对这次分享会的所想所感。

 

     

     

       

       对于此次的分享会,严校长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并给出了指导意见,熊校长指出:数学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领导们的宝贵意见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primary_chan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