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言” 明“意” 悟“趣”——武汉外小五年级语文同课研究
暮春花归去,浅夏绿意来。6月2日,五年级语文组老师们在学校录播教室,进行了以“读言.明意 .悟趣”为主题的同课研究。孩子们走近了《杨氏之子》,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领略巧妙语言的艺术。
周老师以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出“语言有技巧,为人甚聪慧”。从而导入新课课题,在解题的同时引导学生以题目的形式介绍自己,活学巧用,氛围融洽。
周老师课中穿插多种教学方式,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课中兴趣十足,真正做到了紧扣单元主题,把握语文要素。老师讲得深入浅出,学生们亦听得津津有味,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周老师重细节,抓重点。从朗读节奏、易错字以及多音字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注释,以读促悟,在品读中明杨氏之子聪慧之处,想象画面悟智辩之趣,带着学生进一步感受文言文形式简洁而又意蕴深长的魅力。
路老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授之以渔。开课伊始,路老师以“杨氏之子”“路氏之女”激起学习兴趣,引来一群穿古越今的古代小儿。板书课题,理解课题,学以致用!
路老师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说出理解、悟出感受和迁移拓展这五个环节展开教学。层层深入教学文本,步步紧跟教学目标。
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一起感受杨氏之子和孔君平对话语言之精妙。以杨氏之子的“聪惠”为主线,从“读聪惠”到“品聪惠”再到“用机智”,把一个聪慧的杨氏子阐述的淋漓尽致。亦通过巧学活用,想象说话,进一步体会杨氏之子所答言语之精妙。
李老师张弛有度,以学生为本,并积极渗透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教授学生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式理解文本。
杨氏子的礼貌、热情好客、思维敏捷、机智过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探究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学生们感悟个性语句,品味杨氏之子的风趣机智和勇气,深深体会着祖国语言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整节课都洋溢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听课老师也沉浸在古文美妙的意境中。一篇课文的学习,只是一个例子,更是一个引子,好书的推荐,把孩子们指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执教老师说课后,特级教师董耀红老师及时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执教老师的教学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巧用精妙的语言受益终生,此堂教研课不仅在教语言,更是在实践语言。语文教学细水长流,语言艺术绚丽多彩。愿我们不负这夏日好时光,教有所获,研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