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布锡教授在数字星球教室带领学生进行宇宙探秘
9月12日,新一届武汉外国语学校天文小组成立。第一次活动由原中科院地球物理测绘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天文协会理事长高布锡教授来到我校亲临指导。高布锡教授为新的天文小组成员和地理选修课同学进行题为《宇宙探秘》的报告。吴迪老师和夏建锋老师组织了本次报告活动。
在陈列着矿物标本、装备了数字星球的专用地理教室里,高一的同学们既新奇又兴奋,更让同学们高兴的是高布锡教授的讲解。高教授一共讲了13个问题,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为线索,介绍了天文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地球、月球、太阳、恒星、银河系、宇宙的起源等话题展开分析,并展示了最近人类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教授的课件精美,讲解形象生动,问题设置有启发性,打开了同学们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宇宙的激情。
吴小平主任为高教授颁发聘书
课堂1
课堂2
高一(8)班杨爽的心得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人类能理解宇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这样说道。诚然,人类的智力是无限的,就像这浩大的宇宙一样。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便测出了地球有多大,月球有多远,便寻得了年、月、日的规律……而这一切都是在科学技术极度不发达的当时,都是靠人类的果敢和智慧取得的。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显然拥有远优于他们的客观条件,创造与发现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
或许我们不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拥有“上帝之子”的天才与灵感;或许我们不像提出“宇宙大爆炸”模型的伽莫夫,拥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和发现;或许我们不像写出《时间简史》的霍金,拥有汹涌澎湃的智慧在残疾体内。但我们可以对地理、对宇宙怀有一份深藏心底的热爱与敬畏。或是在夏夜的草地上仰望星空,或是在茶余饭后对着一张世界地图细细思量,或是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研究宇宙的奥秘,在全身心投入后,我们一定能有所收获。思想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决定人类未来能在这浩大的宇宙留下多少足迹的,是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少年!